游览过古镇周庄、乌镇、西塘的溧阳人,大多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叹溧阳老街码头街的逝去,曾几何时,码头街两岸的溧阳城也曾是一派烟笼水乡的诗意景象。
2溧阳人对码头街的熟知就如同美国人知道自由女神、法国人知道拿破仑。提起码头街就如打开了话匣,各人都可以从码头街寻到话题的落脚点,从而不断延伸到码头街的背街小巷、张店李铺。
▲码头街旧图
3说码头街之前不得不说一说溧阳的古城。这是唐代后叶从旧县古城迁徙至此。古城不足一平方公里,但四周设有石彻城墙,并有深深的护城河环绕守候。护城河东接溧宜河,直通太湖;西连南河、竹箦河、丹金溧漕河的三水汇一处,码头街就坐落在护城河西接口至三河汇集之处的双桥的南岸,长不足五百米。
▲溧阳护城河竹箦段
4而码头街之所以成街跟它坐落的位置有直接关联。码头街前端是进护城河洪桥,桥下就是水关。船上的货物要进城,常常被水关拦在城外,只能等到第二天进城,或是从转运到岸上,再进入老城。久而久之,这里渐渐有了码头、有了商铺、有了街市。犹如劳燕衔泥筑巢,街市在岁岁年年的日积月累中不断延伸,终于成就了千年的码头街。
▲80年代码头街俯瞰图
5千年的码头街如磁石吸引着城里城外的人,城里人爱来这里买农副产品,油、米、豆、茶……只要地里种的,这里都有,既新鲜又可以讨价还价,买得实惠。乡下人把家里养的、地里长的带到这里,换来衣布鞋袜、针头线脑,时间尚早就在茶馆喝一壶酽酽的浓茶,听一段没头没尾的评书。在他们心中,进城不到码头街等于没进城。
▲繁华的码头街盛景(绘图:杨兆龙)
6那时候的码头街似乎永远是湿湿滑滑的,那街面的青石板,千人踩、万人踏,早就被磨得溜光滴滑。街两边的店面被铺着的长条青石隔开,顺街望去,弯弯的街市看不远几步,只看到从街两边向街心挑出的屋檐处,透出细长的天空。
▲青石板的老街
7码头街是船舶聚集之地,每天清晨就会有许多船只蚁集与此,若要是油菜籽或是莴苣、大白菜上市之时,船要排着队上码头,有性急的索性跨过几条船,把一担担的货物送上来。菜籽是送到油榨坊,这也是码头街最早的工业企业(振昌油米厂的前身)。细小的菜籽容易散漏在街上,于是总可以看到老人或是小孩手拿着小洋田尺和掸磨帚,看到有散下的菜籽,立即抢上去扫到自己的田尺里。莴苣一定是要把皮刨得干干净净的,一担担用箩筐装着送到码头街汪德隆的酱园来。
▲码头街是船舶聚集之地
8汪德隆在溧阳城,就如北京城的全聚德一样家喻户晓。据说这是百年老店,经营着南北货,还有是酱园。其莴苣、铁皮菜瓜、萝卜等都是当地农家洗净、切好,三家、五家凑条木船送来的。
▲老溧阳城国营商店—汪德隆
9彼时的码头街是十分热闹之地。许多孩子都喜欢去那儿玩耍:你可以在虹桥上看各式的船从桥洞出入,看到盖着黑乎乎顶篷的渔船在护城河慢慢摇着,船头有一个大男人在分拣着从拖网中拉上来的一堆杂物:闪着银光的是鱼,跳着的是虾,还有螺蛳、河蚌等,更多的是水草、树枝、小瓦片之类的。船尾是一女人摇着弯弯的橹,脚旁总有几个背上背着大葫芦的、大小不一的孩子。你也可以静静地眺望桥旁几户老屋,那老屋的大门就是街面,而楼下的后面就直通护城河,并有私家码头可以出入。淘米洗菜都在家的后门口完成,打水可直接从临河的窗户下,用绳系着的木桶,从河里提上来就行,十分方便。那时的码头街,水可以漫到街心,船头可以伸到街边。
▲热闹的码头街(绘图:杨兆龙)
10岁月荏苒,时光穿梭,如今的码头街已彻底改造了,昔日的老街老巷全都被笔直的水泥马路和一排排高大的楼房所替代,临水的一面已修建成绿化带。走在街上,就可以看到三水汇一的河面上一艘艘钢铁驳船高高地浮在水面上,骄傲地沿街而过,又穿城而去……
11古老的码头街带着明清的建筑风格,带着江南小镇的风韵,带着吴语呢喃的清梦,带着码头轻舟的橹声,筑造了老溧阳古朴的灵*。而在这个信息泛滥、人心浮躁的年代,或许能够让我们沉淀下来的正是这样一份质朴的记忆,这样一份对往昔岁月无限美好的追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