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常州一体化正当时常州发布
TUhjnbcbe - 2024/6/20 11:02:00
白癜风能治好了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
风从东方来毗陵谱新篇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常州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江苏中轴线,是江苏省唯一一个被上海、南京两大都市圈同时覆盖的城市。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常州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和现实选择。“十四五”时期,常州在国家战略背景下,明确“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虎表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常州以“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为城市定位,加快建设交通中轴、创新中轴、产业中轴、生态中轴、文旅中轴,用比较优势铸就战略优势融入一体化,强化核心竞争力服务一体化,勇争第一唯一,推动一体化,力争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加强协同对接近年来,常州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全力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向东加快苏锡常一体化,向西接轨南京都市圈,向北联动常泰跨江融合,向南协同毗邻区域合作。全力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常州瞄准上海作为国际资本、跨国企业、地区总部集聚地的优势,为常州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注入更多国际化元素,打造高水平全方位开放平台。通过上海市的龙头带动,加快承接上海现代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优质资源,全面对接上海市场规则、服务标准和管理模式。年4月,京东-钟楼全域智能产业合作项目在上海签约年11月,武进区与上海市杨浦区、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安徽省合肥高新区签署《关于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双创券通用通兑合作框架协议》。武进企业领到首张“长三角联盟双创券”。向东加快苏锡常一体化年,第一届、第二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先后在苏州、无锡召开。年下半年,第三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计划在常州召开。年4月,第一届峰会上,三市签署《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年11月,第二届峰会上,三市共同发布了《苏锡常共建太湖湾科创带倡议书》向西接轨南京中心辐射全方位融入南京大都市圈,提升与南京的开放互动、交通互联、资源互通水平。年12月,溧阳市、金坛区正式加入南京都市圈,与都市圈其他成员城市(区)签署《共同打造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框架协议》等8项合作框架协议向北联动常泰跨江融合以常泰过江通道建设为重点,联合泰州共同探索跨江联动新模式。年8月,新北区与泰兴市签署了跨江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向南协同毗邻区域合作溧阳市与安徽郎溪、广德联合共建“苏皖合作示范区”,是全国首个以县为单位,以生态为底色的跨省合作区,在文旅、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去年溧阳率先与安徽广德市、郎溪县签署区域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框架协议,达成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省际交界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方式向系统治理和制度化治理转变。天目湖上游的郎溪、广德对来水区实施严格的保护政策,溧阳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经测算与溧阳市实行本地治理相比,20年内可节约上千万元。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在区域联动发展中,常州正谋求区域产业创新协同、聚焦重大平台载体建设、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谋求区域产业创新协同常州科教城加快产业资源双向对接,支持天合光能、宝马格等一批企业利用区域地缘优势开展一体化布局。借鉴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经验模式,加快形成以常州科教城为核心,以新北区和武进高新区为主力,以一批特色科技园区为支撑的“1+2+X”创新功能集聚区。积极推进武进区与上海杨浦区、嘉兴南湖区、合肥高新区、宁波鄞州区共同开展双创券通用通兑先行先试。聚焦重大平台载体建设中以常州创新园积极承接上海大都市圈产业溢出效应,按照“城市新中心、中轴新支点、产业新高地、智慧生态城”的定位,加快推进高铁新城建设,努力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区和创新发展先行区。持续推进中以常州创新园建设,按照“中国以色列创新合作领航者”的发展定位,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与以色列持续开展深入合作,以此提升常州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深入推进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建设,突出“科技+制造”,重点聚焦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产业,园区核心区的中国(常州)德国中心已建成。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常泰长江大桥施工现场目前,常泰长江大桥主体工程常州侧6号墩钢沉井第一次承台混凝土灌注完成南沿江城际铁路常州段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铁路全线唯一一处跨越京沪高速铁路营业线架梁顺利完成持续推进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泰城际铁路、国道快速化改造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常州综合港务区建设,围绕常州至上海洋山港海铁联运班列、“陆改水”等合作项目加强交流对接。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南航天目湖校区积极对接上海优质、高端医疗服务资源,吸引上海社会资本来常兴办中高端养老服务机构,与上海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共建“医养联合体”。加快国家(常州)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中心、常州国际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大数据的融合应用。与上海黄浦区、苏州姑苏区三地共同启动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互通共融平台建设,推动政务事项标准互通、政务数据资源相融。积极对接南京优质教育资源,南航天目湖校区一期工程已建成投运并顺利开学,二期工程正加紧建设;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在金坛区开工建设,为常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数”说常州经济指数年,常州地区生产总值达.3亿元,总量位居全国第26位、5年前进8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万美元左右,稳居全国前10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今年以来常州经济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主要指标快速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一般纳税人销售等增速位列苏南第一。智造指数常州是全国唯一连续三届摘得中国工业“奥斯卡奖”的地级市,工业强基工程项目数居全国地级市首位,“隐形冠军”企业数量冠绝江苏。国家制造业41个大类,常州有36个;个中类,常州有个;个小类,常州有个,产业覆盖度全国一流。常州已成为全国轨道交通、输变电、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重要生产基地,装备制造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52.1%,机器人销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工业动力电池产能占全省总产能的近三分之一,光伏产业全国领先。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型碳材料产业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工业产值规模突破1.3万亿元,工业企业数量近6万家。年,常州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第16位、中国先进制造业城市第17位、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8位。民生指数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新建、改扩建学校所,增加学位17.5万个。建成各类养老机构家、城市街道级社区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33个。老年助餐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城乡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占比分别达到80%和47%。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82.83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达32.8%,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标准达标率位列全省第一,城乡每万居民拥有6.3名全科医生,保持全省前列。生态指数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26%,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33平方米,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常州市公众对环境绿化满意率为94.8%,排名居全省第一。年10月20日,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在常州召开,对常州坚决贯彻“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理念、大力度腾退沿江化工落后产能的做法和成效,给予高度肯定。截至今年1月,常州沿江1公里范围内的31家化工生产企业已签约关停,完成土方施工约万方,种植乔木约3万株,计划到年底,生态复绿面积不少于亩。来源:常州广播电视台、常州市发改委本文仅可作非商业分享之用文章中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州一体化正当时常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