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援疆,我们一直在路上八溧阳融媒体中 [复制链接]

1#

编者的话: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地图上,江苏溧阳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隔四千多公里,因为一群人使得两地产生了割舍不断的情缘。初心不改、万里驰援,一代又一代溧阳援疆人在这方土地挥洒汗水、发光发热,巍巍天山下流传着他们的故事。《中国溧阳》今日起连载《援疆,我们一直在路上》,以飨读者。本文摘自《天边》(下篇)。《天边》一书是溧阳市*协教文卫体和文史委员会组织采写的。*、沈佳宾两位同志历时6年,行程过万,采访数百,主要记录了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蜂场和乌鲁木齐市油运司的溧阳支边人员的经历,真实地再现了他们支援边疆的初心和建设边疆的使命。

天山,天边。

年-年,60年。年-年,6年。是天山遥远的呼唤?还是天边神秘的诱惑?6年,我们一直在路上。、、……三赴新疆,行程过万,南疆北疆,大漠戈壁,雪域高原,油田盆地……我们在追寻那些消失的足迹,我们在追寻那些感人的事迹。

他们在路上,我们也在路上。他们已经出发60年了,我们用6年的时间能赶上他们吗?出发那天,他们的衣襟上沾满了江南油菜花的芬芳,她们的发辫上散发着家乡栀子花的幽香,你闻到了吗?再见那天,他们的身躯弓曲成了不倒的胡杨,她们的脸庞流淌成伊犁河的沟壑,你看到了吗?

60年前,他们支边来到新疆。

60年来,溧阳人的“疆二代”“疆三代”

接过了他们的接力棒,

援疆,我们一直在路上。

▲在尼勒克县支教的部分溧阳老师和哈萨克族学生在一起(沈佳宾摄于年6月)

支教,一个全新的课题。

来尼勒克支教的溧阳老师,

你们还好吗?

走进尼勒克县初级中学的校门,余进书记满脸笑意地迎接我们:“我们尼勒克人都知道你们,6年前采访焦煤厂的片子在我们电视台播过!”

余进

尼勒克县初级中学书记

我们学校有名学生,名教师。汉族学生占19%,维、回、蒙、柯尔克孜、锡伯等少数民族学生占81%。学生70%能升入高中,有30多名能进入伊犁等地重点中学。

学校有9位常州地区的援教老师,其中常州市3名、武进区1名、金坛区3名和溧阳市2名。他们是列入“万名教师援疆计划”之中的,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教研活动、理论技巧、集体备课等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随着“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的深入,他们都兼了教研组组长,结对帮助本地教师,攻克教学重点难点,使教研活动一下子火了起来,单元测试取得了较好效果。像溧阳来的两位老师,一位教数学的蒋老师,一位教化学的陈老师,每个人都带了4个班,任劳任怨,常常利用课间休息和放学后辅导学生,非常有责任心和耐心,不计个人得失,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新疆缺老师,更缺像溧阳来支教的好老师啊!

蒋宏伟

39岁,溧阳天目湖中学支教老师

我是年8月报名参加支教活动的,经过严格的*审、体检,分配到尼勒克初中教七年级的数学。相比较我们的教学环境,这边条件要艰苦很多。好多学生数学是零基础,一半以上的人,连负数加减乘除都不会。由于多是少数民族家庭,家长有“放牧心态”,对孩子的要求不是很严,我们教起来很难,上课睡觉,下课不做家庭作业现象很普遍。我们教学采取“抓住课堂、课后不放”的方法,课堂上认真讲课,放了学继续补课,对基础差的学生拉来一个个“过堂”,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虽然牺牲了课余时间的休息,但看到他们的进步比什么都高兴。有位叫阿燕的同学,一开始厌学,经过耐心指导,现在成了班上数学第一名。

我们每人还带一名老师,以前他们连备课组都没有,各教各的。我们来了组织了集体备课,每个组开展公开课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疆的老师真不容易,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教学认真,态度积极,乐观开朗,乐于奉献,长年坚守,我们很感动!

陈*

38岁,别桥中学支教老师

我为了来疆支教报了两次名,第一次没轮到,这次是借了“万人援疆”计划才如愿以偿,来到了尼勒克。常州地区的援疆对口单位是南疆的乌恰,那里海拔高,风沙大,我们溧阳也有教师在那里支教。

我教化学。这里由于师资的缺乏,好多学校没有这门课,我来后从兴趣入手,结合生活做实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争取让我带的4个班学生都能进实验室。没有条件做实验的,就放PPT,不让学生读“死书”。在这儿支教我们必须有担当,因为人家是把你当“专家”看待的,教学上一定要有方法、有思路,做学科带头人。

这里有位杨春梅老师,50多岁了,是学校唯一的化学老师。她也带了4个班,对我们年轻教师她不摆资格,不耻下问,而且虚心好学,最近评上了高级教师职称。她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们常州支教团还组织力量,

每月下乡一次,

到边远的乡镇学校上课,

他们那里更缺老师!

作者

*

图片提供

沈佳宾

本期编辑|杨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