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vxbdf/近日,溧阳市政协组织召开淳化阁帖研究成果编印出版工作座谈会。市政协主席狄立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爱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文敏,副市长陆慧琦,市政协副主席唐华新,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周荣春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关于淳化阁帖研究最新成果的介绍以及成果运用的设想,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分工,就如何做好成果编印出版工作发言。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所谓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人的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
现存的《淳化阁帖》刻石全国有四处,溧阳就是其中一处。由于其他三套刻石为官刻,只有《淳化阁帖·溧阳本》为私刻,学术界少有的研究史料。
为了让文化瑰宝重放异彩,溧阳市政协常委会高度重视委员相关建议意见,于年起启动前期研究工作,年成立了《淳化阁帖·溧阳本》考辨课题组。课题组先后分赴多地博物馆,进行了大量的资料调阅和实物对比工作。经过多年的工作,形成了5万字的文字资料和大量图片比对照片,基本完成《淳化阁帖·溧阳本》的学术考证工作。
会议肯定了市政协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指出《淳化阁帖·溧阳本》研究成果的编印出版意义重大,是提高溧阳文化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也是溧阳文化研究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一步各相关部门要通力配合,思考研究如何把握该研究成果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全力以赴推动考证成果的后续运用,以充分的文化自信讲好溧阳故事。
下面是拓展部分:《淳化阁帖·溧阳本》的历史典故
甓桥虞氏之有淳化阁帖,缘因甓桥虞氏始迁祖虞维,字敦素,于南宋绍兴时由丹徒黄沂坝迁来甓桥卜居,甓桥始有虞氏。敦素于宋授宣议郎之职。娶宋赵氏郡王之女郡主为妻。郡主能文能诗,尤工书法,有钟王笔意。王府内外把她比作东晋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书法家卫铄。赵郡王府亦曾获赐淳化阁帖纸贴。赵郡王获帖后,原藏于内库,很少外传,但郡主深得乃父心爱,视为掌上明珠,故得常入内库欣赏。郡主本爱书法,看到这付阁帖自然十分欣喜,于是征得她父亲同意,将法帖移诸她的书室,朝夕观摩摹临。到她出嫁时,她父亲知爱女平时对法帖爱不释手,便把这件珍品作为妆奁,随郡主来归虞氏。故甓桥虞氏有此阁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