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明光又加入了一个新朋友圈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决策部署,探索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长三角区域七城即上海市闵行区,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溧阳市,浙江省慈溪市、德清县,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明光市共同发起“新时代文明实践圈共建计划”。

6月17日,长三角区域七城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大会在上海闵行召开。长三角区域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圈平台正式启动。

大会现场启动了长三角区域七城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圈平台,签订了《长三角区域七城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圈协议书》,承诺履行资源互通、经验共享、*策互认、能力共育、活动联办、事迹联展、总结展示等职责,推动七城文明实践工作品质提升。七城文明实践志愿者代表面向长三角区域共同发出文明实践倡议。

近年来,按照全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部署,长三角区域七城积极推进“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网络建设,在中央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拓展打造自然村庄实践点、“益空间”等特色阵地,充分发挥区域各类优质讲师资源,围绕理论宣讲、志愿公益、道德建设、文化服务、文明创建等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宣讲活动。在此基础上,七城精选了百个文明实践点位和百名文明实践讲师,推出长三角区域七城新时代文明实践行走地图及文明实践百人讲师团。未来,将通过互动分享阵地资源,支持文明实践讲师在七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公益宣讲活动,让更多优质资源惠及人民群众。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每个城都有自己的经验和特色做法。七城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制机制建设、如何让*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志愿者激励、志愿服务队伍和项目有效孵化、文明实践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主题分别作交流发言。七地文明实践特色案例汇编成册,供相互学习取经。

作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明光市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服务形式,在三级组织层级基础上,推进文明实践点建设到自然村庄,构建了以市级中心为引擎,19个镇级所、个村级站、12个特色基地、个自然村庄示范点广泛辐射的多级联动格局,形成市—镇—村—自然村庄四级组织架构,实现文明实践与*建引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把阵地建在庄上”的文明实践明光路径,这一做法获得中宣部、安徽省委宣传部工作简报刊发推广。

活动阵地前移化

明光市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将全市17个乡镇街道划分为南北中三片,以“打擂台”方式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四季有香、四季有声”生态宜居“明光样板”。结合农民群众分布特点,在“县一乡一村”基础上首期建设个自然村庄示范点。把“改旧房变新房、改旧院变新院”与“改造旧村庄、保护老院落”结合起来,利用闲置民房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大院、小院、园地等活动阵地,坚持“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留住乡愁。同时,融合本土传统文化元素,深挖地方名人、传说、典故、好家风好家训等历史文化底蕴,讲好村史故事、家乡轶事、文化习俗、文明乡风,激发群众的乡土归属感。

理论宣讲大众化

明光市创新宣传形式,以*员干部、先进典型、新乡贤等为重点,积极培育“乡村名嘴”宣讲员、骨干宣讲志愿者,建立一支懂理论、懂群众、会宣讲的本土理论宣讲队伍——飞燕宣讲团。宣讲团成员把*的创新理论编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顺口溜、快板、戏曲等,把内涵丰富深刻的理论做成群众爱吃的“农家菜”,说百姓话、拉百姓理,推动*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各村居利用村民喜欢聚集墙根下闲谈的特点设置了“老墙根”议事点,茶余饭后在和村民唠嗑解闷中传递*的方针*策,让群众参事议事,带动村民共议共治共享美丽新农村。

服务群众精准化

明光市瞄准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提供精准化服务,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赢得群众的赞誉和支持。全市建立了“1+18+19+N”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发挥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本地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新乡贤、创业返乡人员、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的作用,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推进“村民理事会长+综治户长+延伸户长”服务全覆盖,每人包联到户,每月上门走访,通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