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正式批复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来 [复制链接]

1#

作者:子非鱼

昨天,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关于同意《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

这是继今年2月份《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被批复,6月份《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被批复后,今年内第三个被批复的国家级都市圈规划。

也是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

事实上,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批复,早有预报。

早在今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就明确提出今年将支持福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

此外,在今年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打造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

福州都市圈规划6月份就通过了,按照顺序,成都被批复。西安都市圈也有望在12月份获得批复。之后可能就是重庆都市圈了。

总而言之,接下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级都市圈被批复。

成都都市圈的批复,至少说明了两个现象:

第一,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全面进入了2.0时代,也即都市圈、城市群时代。

1.0时代中,人口的流向主要是农村流向城市。2.0时代,则是由小城市流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城市群。

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概念差不多,只不过后者的规模和范围更大,都市圈可以是城市圈的子集。

比如成都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个城市群,这个城市群中有包含这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

比如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城市群里,就有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个都市圈。再比如在长三角这个城市群里就有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等。

第二,城市开始全面抱团发展。

以前,各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多是单挑、硬钢,随着城市化进入2.0时代,此前的单打独斗将变成团伙作战。

城市化进入2.0时代,意味着城市开始抱团发展,一些没有纳入进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失去先机。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三四线城市都在努力争取加入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中,而且在有多个选择的时候,会争取加入到更强的都市圈中。

比如安徽的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没有选择加入合肥都市圈,也是争取加入到南京都市圈中。终于如愿以偿,2月份批复的南京都市圈是“8+2”格局,涵盖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以及常州的金坛区与溧阳市。

抱团发展,利于圈内的三四线城市,因为只要被允许加入圈内,就代表着没有被抛弃。

更利于中心城市,因为中心城市可以更加光明正大的虹吸圈内城市。并且,在都市圈打造下,中心城市的交通与圈内其他城市的交通会联系得更加紧密,比如武汉的地铁已经延伸到了鄂州。交通的高效相连,可以让中心城市更加便利的虹吸圈内城市。

正因如此,各大中心城市都在拼命争取到更多的城市加入到自己的圈里。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具体内容,目前官方尚未公示,但从昨天国家发改委的批复函可以知道,成都都市圈包括四个城市,成都、德阳、眉山、资阳。

德阳、眉山和资阳都毗邻成都,德阳在北边,眉山在南边,资阳在东南边。

四个城市合计3.31万平方公里,人口合计.8万,GDP合计亿元。

数据:四川统计局

成都都市圈规划的批复,其实对于成都来说利好有限,毕竟除了成都,只有三个城市。相对来说,资阳、德阳和眉山的利好更大。

首先,四川本身就是倾全力打造成都,本身走的就是强省会模式,成都本身就是虹吸全省。

看几个数据就知道成都虹吸能力有多强,成都的经济首位度36.46%,其GDP规模是排名第二的绵阳的5.9倍。成都的人口首位度是25%,也即四川省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集中在成都。

还有一个更让人惊讶的数据,成都的城区人口是万人,是全国7个超大城市之一,而四川城区人口排名第二的绵阳,只有.2万人。也就是说,成都的城区人口是城区人口第二城的10倍。

这都是强省会战略的成果,所以成都都市圈对于成都的意义,并不是很大。但对于资阳、眉山和德阳就不一样。

在不久前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关于成都都市圈有这样的描述:

充分发挥成都带动作用和德阳、眉山、资阳比较优势,加快生产力一体化布局,促进基础设施同网、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务事项通办、开放门户共建,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建设经济发达、生态优良、生活幸福的现代化都市圈。推动成都、德阳共建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打造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加快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和眉山片区融合发展,打造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促进成都空港新城与资阳临空经济区协同发展,打造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

也即是成都直接在产业上扶持三个城市。

在加快要素流通上,成都都市圈将通过市域铁路S3线、S11线、S5线、S13线、S2线、S7线以及成都至金堂线(宝成铁路公交化改造及新建项目)完成。

在成都的带动下,资阳、眉山和德阳未来的前景可期,至少在四川除成都之外的20个城市与自治州中,掌握了先机。

尤其是资阳,因为资阳处在成渝之间,也处在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的交汇处。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相向发展,所以这些年,成都不断向东发展,甚至跨过了龙泉山脉,全力推动东部新区发展。而重庆则向西发展。

而资阳便处在成都与重庆会师的路线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