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病*存在。庚子新春,一场阻击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战“疫”正在打响,翻阅史册,回顾溧阳人对抗、战胜传染病的历史,以史为鉴,可以增强群众凝聚力、提升决胜自信心。
一、溧阳疫病记载最早始于明,据《溧阳县志》载:“思宗崇祯十五年(),大疫流行”。
清末以来,溧阳境内发生和流行过的急性传染病有霍乱及副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天花、白喉、麻疹、流感、病*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疟疾及恶性疟疾、出血热、百日咳、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痢疾等16种。
民国3年()3月,天花流行,淦西村一家3名患童先后死亡。
民国6年()7月,霍乱流行,从溧城镇波及近郊,患者大多殒命,全县死亡万余人,来不及掩埋,只好抛尸于临时搭起的芦席敞棚中。
民国21年(),即全县遭受洪水灾害的翌年,疟疾流行。此外,患疥疮、花柳病、痨病(肺结核)、癩痢、跷脚(小儿麻痹后遗症)、大肚子病(晚期血吸虫病)的人也十分普遍。由于当时社会动乱,没有强有力的*府组织抗“疫”,医疗水平和资源也不能满足要求。病人往往贫病交迫,流离失所,沦为乞丐,不少婴儿夭折,成人健康状况也很差,在民间流传着“穷人无病便是福”的俗语,给溧阳人带来了惨痛的记忆和创伤。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传染病也偶有发生,但在*和*府的领导下,溧阳县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逐步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通过清除垃圾,疏通沟渠,填平污水坑,扑灭苍蝇、蚊、鼠等病媒动物,对各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接种、预防服药、处理疫点、隔离治疗以及执行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等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了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医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很多传染病从此绝迹。
从上世纪50年代始,溧阳先后消灭了天花、霍乱、黑热病、回归热等。年恶性疟疾被扑灭。自年实施计划免疫后,白喉、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均有大幅度下降。年起,对18种传染病的诊治实行减免费制度。年控制了脊髓灰质炎。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在疫病控制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白喉:年是该病发病高峰年,全县发病人,死亡52人。各地及时采用土牛膝根皮煎汤口服,呋喃西林液喷喉、隔离、疫点消*等措施,疫情及时得到控制,自年起,未有病例发生。
麻疹:年发病率较高,全县40个公社有患者人,其中上兴、上沛等地达人以上,共死亡人。当时靠服紫菜根预防,效果不显著,后改为预防接种麻疹疫苗,使发病率得到控制。年发病5人,发病率为0.69/10万。年,戴埠暴发麻疹流行,县卫生局及时组织疫苗,应急接种人。年,麻疹发病率0.13/10万。年,外来人口涌入,麻疹病例上升。市卫生局及时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当年麻疹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全市强化免疫13万余人。其中,0—6周岁儿童接种率97.6%,小学生接种率99.5%,外来人口聚集地成年人接种率75.9%,市卫生防疫站及时做好个案流调和疫点应急处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全县曾发生3次较为严重的流行。—年,发病人,死亡人。当时服用磺胺类药、大蒜,用呋喃西林或*连素液滴鼻进行防治。—年,发病人,死亡人。年发病人,死亡22人。尔后,各地开展群众性的勤晒被、喷水扫地、开窗通风、隔离治疗的爱国卫生运动,加之流脑苗菌预防注射,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年,全县发病22例,发病率仅为3.05/10万。
麻风病:麻风病历来被认为是“不治之症”,患者受到社会歧视。解放后,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的消灭麻风病的要求,溧阳于年建立了“麻风村”,开始收治麻风病人。年建立曹山麻风病防治院,先后组织5次麻风病普查,全县共发现病人人,治愈人,治愈率为70%。至年,仅有现症病人26人。
病*性肝炎:年,蒋店乡马塘小学发生甲型肝炎流行。县卫生局及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核实诊断、个案调查、隔离、消*和应急疫苗注射。年,全县发生病*性肝炎例,比上年减少例。年,县卫生防疫站将乙肝疫苗注射纳入计划免疫程序。年,对重点人群注射甲肝疫苗2.2万人份、乙肝疫苗人份、人血丙球支。年,发生肝炎例,发病率68.76/10万。年,中小学生甲肝疫苗接种率70%。年,溧阳发生病*性肝炎例,发病率29.91/10万。
肺结核:年6月,县卫生防疫站开展结核病防治门诊服务,全县结核病门诊人次,发现和治疗管理病人例。年,39个乡镇(中心)卫生院配备结核病防治医生,发现活动性肺结核例,发现率6/万。年,对全市原结核病人清理治疗,清理率83.4%;发现新病人例,规则服药率96%,痰菌阴转率%。年5月,成立溧阳市结核病防治协调小组,全年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5.84/万。年12月,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经费由江苏省、常州市和溧阳市三级财*配套筹集。年,所有疑似和确诊肺结核病人统一由市卫生防疫站结核门诊定诊,需住院的肺医院传染病区治疗。全市登记肺结核病人例,新登记率6.11/万,治疗项目病人例,治愈率86%。年,肺结核病人系统管理率91.2%,家庭筛查率%。
地方性甲状腺肿:年,全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4乡8村人作了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调查,查出病人例,患病率达3.2%,确定溧阳为地甲病流行区。年开始在部分乡镇供应碘盐吨进行防治,翌年又供应碘盐吨,占全县全年食盐供应量的71.8%。以后全县普及碘盐供应,逐年调查考核防治效果。年对7—14岁的中小学生口服碘油丸进行防治,服药人数达人,服药率达99.3%,使地甲病得到控制。年,常州市抽查马垫、横涧、新昌、永和、别桥5个乡镇,各项指达到地甲病控制标准。年,溧阳通过江苏省地甲病防治工作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控制标准。
伤寒、副伤寒:年,溧阳发生伤寒例。年,因里下河、太湖两大水系污染严重,清安乡清安村、别桥镇史家棚、陆笪乡陆笪村暴发伤寒疫情,全县发生伤寒例,县卫生防疫站及时开展疫情调查和疫点处理。—年,伤寒病在—例之间。年起,伤寒病例继续下降。年,全市伤寒发病7例,发病率0.9/10万,流调处理率%。
疟疾:年、溧阳医疗单位疟疾血检5.82万人次,发病例,全县发病率2.24/万;对疟疾现症病人采用伯、氯四日疗法全程足量治疗,完成疟疾体止期根治人。年起,疟疾发病率持续控制在1万以下。年,疟疾预防性服药扩大至外来流动人口。年11月,省卫生厅症疾防治考核组到溧阳抽查20个乡镇卫生院初诊发热病人血片张,走访3个乡9个村户2人,认定溧阳已达到卫生部制订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年,省、常州市卫生部门抽查14个医疗单位血片张,血片制作、染色、清洁度均达省定标准,血片符合率%。
丝虫病:年,在横涧乡南渚村丝虫病监测点血检人,检查原微丝蚴阳性者10户36人,均未发现阳性。年,在横涧乡开展晚期丝虫病调查,查出病人41人,占调查人数的0.2%。年10月,经省考核组验收,溧阳市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年,先后在横涧、社渚、茶亭、平桥、前马、杨庄、戴埠等15个乡镇开展丝虫病普查、丝虫病原学监测调查,均未发现阳性;对原微丝蚴阳性者做活检,未发现微丝蚴。至此,溧阳无新病例发生。
肠道寄生虫病:年,埭头乡湖头村、绸缪乡阴山村、上沛镇迟荷村列为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点,3村应检人,实检人,查出人体寄生虫11种,平均感染率60.5%。县卫生防疫站开展针对性群体驱虫工作。年起,溧阳每年开展全民肠道驱虫。至年,肠道驱虫.2万人次,其中中小学生.2万人次。年,上源性线虫感染调查人,其中阳性1人,感染率0.1%;4所小学、幼儿园绕虫感染调查人,其中阳性11人,感染率11%。市卫生防疫站被省卫生厅评为寄生虫病防治先进集体。
血吸虫病:溧阳境内河港纵横交错,水网分布密集,杂草丛生、适于钉螺孽生繁殖,血吸虫病猖獗。年在兵役体检中,首先查出血吸虫病患者,仅戴埠区应征公民中,患者就占体检人数的26%,是境内重点疫区之一。尔后又查出山丫桥、同官、龙潭、平桥、瓦阳、西沈、社诸、周城8乡有血吸虫病流行。
年,中共溧阳县委成立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在全县通过高效的*治动员,开展“送瘟神”的群众性防治工作。县委、县*府发动群众,抽干河水,铲除浅滩,重砌石岸与码头。以南北两个山区为重点,抽调名民工,用57万个劳动日大搞灭螺会战,在山冲、草滩地带,铲土埋螺,结合建造梯田、拦洪筑坝、治山治水等农田基本建设,深埋施没钉螺,再加以药药物浸杀,灭螺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年与年,县有关领导在上海、四川召开的全国血防工作会议上,介绍了溧阳的灭螺经验。年,血防工作进入复查复灭阶段,据15个山区乡镇、场圃的42个村(工区)调查,有螺面积平方米,有螺面积下降99.96%,查病人次,发现病人16人,病人下降了99.77%。经过多年苦战,疫区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劳力增强,产量提高,人畜兴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溧阳达到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目标。
—年,又采取市(县)专业队与乡镇查螺员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自查、复查、抽查方式,调查域内螺情。先后投入灭螺工日5.16万个,环改条块28个,完成灭螺土石方5.11万立方米,巩固药物灭螺面积.39万平万米。年经省考核组验收,确认溧阳市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血防工作转入巩固监测阶段,这是有史以来对血吸虫病的一次最彻底的胜利!
非典期间,走出观察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
非典:年11月,国内局部地区发生急性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疫情。市卫生局成立“非典”防治领导小组和“非典”防治专家组。年4月7日,下发《溧阳市非典型肺炎控制预案(试行)》。4月21日,市*府成立非典防治(简称“防非”)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医疗机构开设发热门诊、观察室26个,诊疗发热病人人次,返乡民工体检2.98万人次。4月25日,医院泓口分医院,接收从重点疫区回乡的23名民工。5月5日,医院开设发热留观病区,13名医务人员进入岗位。6月8日,根据江苏省、常州市通知要求,市“防非”办与卫生局“防非”办合署办公,“非典”防控进入常态长效管理。
今天,当我们回望溧阳大地上一幕幕没有硝烟的疫控战时,不难发现,当时防疫工作的胜利取决于加强*的领导是搞好抗“疫”工作的关键;取决于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大打抗“疫”工作的人民战争;取决于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公共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取决于组织强大的抗“疫”队伍、落实抗“疫”措施,提高抗“疫”质量。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从天花、血吸虫病,到非典,再到今天的新型冠状肺炎,市委、市*府带领全市人民,昂扬斗志,连续作战,各项工作扎实、仔细、到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很快打赢这场溧阳疫情防控阻击战,共同期待微笑面对的春天!
来源:溧阳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