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苏职教领军人才在行动系列微课十七 [复制链接]

1#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背景

当前,正值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为充分发挥江苏职业教育领*人才在学校管理、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等方面的优势,助力职业院校师生“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江苏省教育厅职教处指导下,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学部策划了《抗击疫情江苏职教领*人才在行动》系列微课,邀请江苏省职业教育领*校长就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发表个人观点,以就教于方家。

系列微课(十七)主讲人介绍

樊玉敏,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高级教师,南京市数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大赛先进个人,南京市樊玉敏数学工作室领衔人,江苏省第四届职教教科研中心组成员。

课程视频课程讲义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借助数字化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是助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明确鼓励学校、教科研机构、合作企业等联合开发纸质资源、数字化资源和地域特色资源等课程资源并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中职学校切实落实包括数字化资源在内的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进行多种资源的融合与应用,恰也是从课程建设的视角呼应了“三教”改革的基本要求。

1为什么开发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教法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手段,开发、应用好课程资源,是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需要,是师生发展的需要,也是“职教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1.适应中职学校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保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多元特点对职业教育的多层次办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呼唤中职课程建设要以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标。

2.推进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

课堂教学要主动适应信息社会时代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建设与应用好课程资源(特别是数字化资源),是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自主、泛在、个性化等学习方式,深化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基础.

3.促进中职学校教师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重要的专业能力。中职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用好内容、模式、技术、环境等资源,在实施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获得专业发展。

4.提高中职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

课堂教学应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开展课程资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提高办学质量。

2

开发什么

1.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指为开展有效教学提供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概括地说,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素材、工具、人力和环境。

2.课程资源的要素

素材、工具、人力、环境就是中职课程资源的关键要素。从内容视角看,素材是课程资源的教学资料;从结构性视角看,工具和人才是教学支持系统;从关系性视角看,环境指的是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

3

怎么开发

数字课程资源获得渠道主要有通过从共享平台获得、自主开发获得两种方式。重点说一说如何自主开发获得数字课程资源。

1.资源主要内容

这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还包括了转化为数字形式的文本资源以及数字化了的区域特色资源。

2.资源呈现方式

数字资源主要呈现方式包括数字化教案、习题、试题,课件、微课、教育技术素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数字课程等。

3.资源支持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是数字课程资源应用的重要载体,信息技术支持是数字课程资源应用的必要条件。

4.资源建设与运行工作机制

确立资源建设机制,组建优秀团队建设数字资源并将资源进行不断更新迭代;确立运行机制保障建成的数字资源能常态化高效率使用。

5.资源建设人员

主要指支持资源建设、运用、管理等项目的团队,包括学校与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名师工作室(教学团队)教师、项目组(课题组)教师、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等。

4

如何应用

教学活动应当依据课程性质与任务、核心素养培育、课程内容、教法学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该课程的定位要求,统整素材、工具、人力、环境等要素,将课程资源进行融合应用,提升教学质量。

1.应用于教学各环节助力三维教学目标达成

教学实施中我们常常需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与信息技术将数字课程资源应用于教学,利用微课、在线开放课程及教学软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高效、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学习,创新教学、辅导和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应用于“课程思*”设计助力育德目标达成

教师在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科学精神,培育工匠精神和道德品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

总之,开发与应用好中职课程资源,是转变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力的重要渠道。以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与融合运用推动了中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内驱力”教学理念的体现,是“三教”改革在课程建设视角的落地。

往期精彩回顾

01万烨锋: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02郝云亮: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03张培芳:江苏省润州中等专业学校

04韩卫红:盐城市经贸高级职业学校

05张寅: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06贾建*: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07孙煜: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08刘泓: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09邹勤高: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

10魏霞:常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11章曦: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12严志华: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13李皎:江苏省邳州中等专业学校

14朱宇亮:宿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15俞桂琴: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

16张威: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