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治疗专家简介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史际,字慕甫,号玉阳,别号雁峰,溧阳夏庄人,是光禄寺少卿(从四品)史后之子。少年时,受教于明代大儒王守仁、哲学家湛如水。嘉靖十一年(公元年)考中进士,历任礼部精膳司、主客司及吏部稽勋司、文选司主事(正六品),改任右春坊清纪郎兼翰林院侍书(约从五品)。
这位溧阳籍名人在清嘉庆《溧阳县志》人物志义行中有记略。内称:他在任职期间,为妒忌者中伤,辞职返乡,创设义庄,救济贫户。嘉靖二十四年()、二十五年(),溧阳境内连续遭受旱灾,他赠粮万石,又以工代赈,开垦救荒渰,救活了万余人。
隆庆三年(),太仓沿海又发生大水灾,他又运粮二万石到崇明、嘉定等地,协助当地以工代赈。
关于此事,蒋星煜先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年1月出版的增订本《海瑞》中,有详细的记述,笔者在此摘录如下:
面对江南发生的大水灾,时调升右佥部御史、应天府巡抚、管辖应天、苏州、常州、松江等十府的海瑞(从二品),焦虑万分,他一方面设法解决灾民的缺粮问题,另一方面又实地视察了吴淞江,发现太湖通海的主流吴淞江严重淤塞,使苏州、松江、常熟和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六府的粮食严重减产。
于是,他决计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来疏通河道。可是,却遭到了乡官的阻力。甚至已告老回乡的前任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徐阶生怕侵犯了他的利益,也出面反对。而有远见的乡官、地主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予以支持。其中溧阳的史际就主动运粮二万石至崇明,给予极大的支持,使吴淞江的疏通工作顺利进行,从而为克服水灾做了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史际的义举,广为传播,为人称道。事后,海瑞怀着崇敬之心,在《复史雁峰太仆少卿》信中说:“生二十年前会试经南部,闻翁名称,诚哉居廊庙济天下,处乡党济及一方,仁之为道,无施不可也。”难怪《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别史类》中,邓元锡的《皇明书》《货殖》列传中,史际名列第一。
清嘉庆《溧阳县志》记载,史际对培育人オ很重视,曾出资重建本县的明伦堂(学堂),捐出良田二百亩,补助贫困学生就读并复建新泉、嘉义两书院,以接待四方游学之士,事后为之立生祠,以示报答。
▲明军抗倭图
清嘉庆《溧阳县志》还记载:嘉靖三十三年()、三十四年(),日本海盗侵扰内地,史际就招募乡兵数千人,保卫地方。其中有一批海盗已登陆,他率领乡兵赴太湖洞庭山截击,日本海盗侵犯南京,攻人溧水,流窜至溧阳。他又率领敢死队勇士在旧县迎头痛击。
海盗东奔,他又追歼至太湖。捷报上闻,他被提升为尚宝司卿(正五品)。嘉庆三十五年(),官兵会集平湖,合力清剿日本海盗,他率乡兵火攻,全歼日本海盗之汉奸徐海贼军。因功勋卓著,被提升为太仆寺少卿(正四品),并荫封一子为锦衣卫百户,准予世袭。
史际回乡后,继续经营其父史后修筑的夏庄归得园和城内的沧屿园。这两园布局精巧,景色秀丽,闻名东南,他与一些文人学士觞咏其间。他去世后,当时的内阁首府李春芳作《太仆寺少卿玉阳史公墓志铭》。他的三个子孙,都继承史际之遗志,均有义行,因而闻名于当时。
据传闻,史际经营的归得园内,有一方圆云石,高一米二十,长二米五十,重约三百多公斤。此石在三岔河内经过几万年的急流冲击而成,其形状犹如天上朵朵白云,飘浮在千孔百洞中,气象万千。如天气变化时,能自然吸水,石上青苔全部返青,变成绿色“云雾”。无疑,此石是一件稀世珍宝、贵重文物。
年10月笔者偕文友孙保忠,前往夏庄采风时,村民告知:此石原在,去年被识货的文物商购去,曾在外地展出。听罢此言,连呼“可惜”!否则,睹物似睹人,史际的形象、业绩,当可随之长存于斯,影响四方。
本文作者:《金濑札记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