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溧阳埭头中学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1#

在溧阳的中学当中,历史最悠久的就要数埭头中学了。它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东汉初年,埭头中学始建于东汉初年史家祠堂的旧学——私塾书院,南宋朱熹和明代海瑞等都曾来此地的“海岳堂”和“汲古书屋”讲学传道。

年,祠堂内的私塾转办为新学——溧阳私立湖埭小学。

年,转办为溧阳县初级师范学校。

年,转办为溧阳县埭头中学。

年,更名为溧阳市埭头中学。

年,被评为江苏省省级重点中学。

年,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

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年,顺利通过四星级普通高中复评。

现今校内千年文化遗存处处皆是有东汉史崇衣冠冢、汉华表、汉围墙、宋徽宗敕封的灵雨坊、明代汲古泉、清代仪门、进士松以及其他残存的汉石像和历代石碑、古树等古迹。

灵雨坊

一步入校园,极具历史厚重感的灵雨坊便映入眼帘。“崇理笃行,善身济世”的校训矗立在旁。

南宋时期朱熹因仰慕史家的崇文重教、造福百姓的家教门风,来侯庙祭拜,并在灵雨坊石柱上,题联一副:“汉廷爵土分封远,宋室龙章锡号新”。

汲古泉

明代海瑞也曾来侯庙祭拜和在侯庙内的“汲古书屋”讲学,并在“汲古书屋”前的古井石栏上题写“汲古泉”三字,勉励后人要汲取古人精华,并像一泓清泉一样绵延不断。

这是溧阳五大名井之一,如今这口古井犹存,上面的“汲古泉”三个字清晰可见。

进士松

说起史贻直,许多溧阳人都不陌生,这位清代溧阳籍进士,历经三朝、显赫一世,这棵松树便是多年前史贻直所栽。

仪门

圣皇河

圣皇亭

两千年来,埭头中学这块土地,文脉连绵、人才辈出、生生不息。

自办学以来,学校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如国际科学史学院院士孙小淳,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的“革命烈士”汪丹,原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史国栋等,一批批校友秉承“崇理笃行善身济世”的校训,在各行各业做出不凡的业绩。

依托于史侯祠千年的历史底蕴,埭头中学将族谱文化巧妙的融合进了现代教育,并成功申报了省级族谱文化课程基地,构建以族谱文化为主题的教学环境,形成具有家国情怀特色的课程体系,使学校成为融合汉风古韵特质、彰显现代教育活力的理想学校。

为了更好地传承学校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启发于朱熹的《观书有感》、学校圣皇河的水域特色和灵雨坊的意蕴等,埭头中学还设立了松韵书法社、灵雨诗社、春秋学堂、家国情怀体验厅等。

如今的埭头中学已经成为了一所特色鲜明的四星级普通高中。走进埭中,书香满园,厚重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校园环境古朴典雅,校园氛围其乐融融,教师敬业爱生,学生勤奋进取。

来源:画诗埭头精美小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