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和安徽省在南京市联合召开《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今年,安徽省将会同江苏方面建立合作推进机制,共同研究年度工作清单,推动规划加快实施。值得一提的是,南京都市圈还将打造沪宁合创新服务中枢发展带,密切对接上海、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南京都市圈规划涉及我省四市南京都市圈规划范围已拓展到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8市全域及常州市金坛区和溧阳市。规划提出,到年,都市圈同城化建设水平全国领先,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人均GDP超过15万元。未来,南京都市圈将努力形成“一极两区四带多组团”的都市圈空间格局。“一极”为都市圈龙头,即南京市。“两区”为宁镇扬和宁马滁两个同城化片区。“多组团”为都市圈内的县城和重点镇,加强与周边中心城市的统筹规划、功能配套和共同发展。虽然合肥并不在南京都市圈的范围内,但是南京都市圈的发展也离不开合肥。空间格局当中的“四带”分别为向上海方向的沪宁合创新服务中枢发展带,密切对接上海、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沿江绿色智造发展带,推进资源整合和绿色转型,增强对皖江城市带乃至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辐射带动;南北方向的宁淮宣和宁杭滁两条生态经济发展带,畅通南北区域大通道,联动开展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沿江高铁合肥—南京—上海段年内开工建设南京都市圈,安徽将做些啥?安徽省发改委一级巡视员笪艺武表示,“我们将会同江苏方面建立合作推进机制,共同研究年度工作清单,推动规划加快实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都市圈发展的基本保障。在这方面,今年,安徽省将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断头路”贯通工程,改造一批扩容“瓶颈路”。笪艺武介绍,今年的重点是推动沿江高铁合肥—南京—上海段开工建设,加快宁滁城际、宁马城际、来六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并建成通航芜湖宣州机场,进一步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通勤能力,共同打造畅达都市圈。对于都市圈内的居民来说,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将给大家带来更大的福利。今年,安徽省将推动都市圈内的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鼓励与医院合作办院、组建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加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建设,开通更多跨省公交线路。 探索省际毗邻区成本共担、利益共享路径在促进产业分工协作方面,笪艺武表示,将着重发挥南京都市圈资源禀赋,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智能家电等领域,强化“双招双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推动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共建园区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江苏安徽两省相邻,为了推动省际毗邻区一体化发展,今年两省将共同编制完成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新型功能区国土空间布局方案和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全面加快新型功能区建设。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成功经验,深化管理体制研究,探索成本共担、利益共享路径。而在生态环境方面,共保联治是应有之义。笪艺武透露,在这方面,安徽省将共同加强生态保护,协同推动环境治理,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同时,推广滁河跨省水质生态补偿经验,落实石臼湖等跨界山体湖泊的协同治理,推进安徽来安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切实提升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绿色都市圈。尽快实现合肥与南京都市圈城市直通高铁记者注意到,目前合肥都市圈的范围与南京都市圈范围有重叠,两者之间处于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推动双圈协同发展?笪艺武表示,近年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联动发展不断深化,双圈相关城市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方面已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安徽将加强合肥都市圈“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构建双圈合作机制,在基础设施、创新产业、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对接,做到一体规划、分步实施,促进两大都市圈协同发展。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坚持以“通勤圈”支撑都市圈,把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作为重中之重。加快高铁、城际轨道网建设,推进滁州、马鞍山与南京城际铁路对接,加快沿江高铁合宁段建设进度,谋划建设G60科创走廊合肥—芜湖磁悬浮通道,尽快实现合肥与南京都市圈其他城市全部开通直达高铁动车。推动创新平台协同共建。合肥与南京在科技创新优势互补、集成发展上的空间很大,共建共享创新新平台是突破口。充分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用,促进都市圈协同创新,以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创新为方向,集聚全国乃至全球技术力量,共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产业发展协同互补。支持合肥、芜湖分别与南京共建分行业产业创新中心,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共有优势领域深化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共建企业技术中心,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来源:市场星报作者: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