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援疆,我们一直在路上六溧阳融媒体中 [复制链接]

1#

编者的话: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地图上,江苏溧阳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隔四千多公里,因为一群人使得两地产生了割舍不断的情缘。初心不改、万里驰援,一代又一代溧阳援疆人在这方土地挥洒汗水、发光发热,巍巍天山下流传着他们的故事。《中国溧阳》今日起连载《援疆,我们一直在路上》,以飨读者。本文摘自《天边》(下篇)。《天边》一书是溧阳市*协教文卫体和文史委员会组织采写的。*、沈佳宾两位同志历时6年,行程过万,采访数百,主要记录了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蜂场和乌鲁木齐市油运司的溧阳支边人员的经历,真实地再现了他们支援边疆的初心和建设边疆的使命。

天山,天边。

年-年,60年。年-年,6年。是天山遥远的呼唤?还是天边神秘的诱惑?6年,我们一直在路上。、、……三赴新疆,行程过万,南疆北疆,大漠戈壁,雪域高原,油田盆地……我们在追寻那些消失的足迹,我们在追寻那些感人的事迹。

他们在路上,我们也在路上。他们已经出发60年了,我们用6年的时间能赶上他们吗?出发那天,他们的衣襟上沾满了江南油菜花的芬芳,她们的发辫上散发着家乡栀子花的幽香,你闻到了吗?再见那天,他们的身躯弓曲成了不倒的胡杨,她们的脸庞流淌成伊犁河的沟壑,你看到了吗?

60年前,他们支边来到新疆。

60年来,溧阳人的“疆二代”“疆三代”

接过了他们的接力棒,

援疆,我们一直在路上。

▲接受采访中的孙孝庚、周林凤夫妇(摄于年8月)

种蜂场农业大队和村委会书记许忠东来了,他的身后还有几张熟悉的面孔,孙孝庚、周林凤夫妇、葛全民夫妇、赵伢阿姨……我们像久违的亲人,相聚在“溧阳人家”,手拉着手有讲不完的话。这里,离窠里万里之遥啊!

▲在种蜂场生活的许沪生、吴勤芳夫妇(摄于年8月)

许忠东说:“留在蜂场的溧阳老人不多了!最多只有四五户,他们年纪大了,好多随子女搬去了县城。6年前你们来采访后又走了几位老人,像陈洪妹夫妇、史福林老人……你们的工作是抢救性的啊!我父亲许沪生在伊犁住院,估计来日也不多,胃病,母亲去照料他了。‘溧阳人家’景观项目是年常州援疆项目资金做的,投资分两次,合计有万元左右。说实话,要感谢各级*府领导的重视和家乡新闻报道组的采访!你们拍的电视片在尼勒克电视台播出后,反响非常大!文章我们也都读了,大家都很感动!碑上刻的文字也都是你们文章上的内容。说实话,没有你们的付出,也许不会有这个项目的实施!”

我问:“为什么碑上只有90位老人的名字?”许忠东答:“因为当时只能靠几个知情老人提供名单,他们只提供了自己熟悉的,有的名字他们也记不起来了!有的姓名连字也搞不清楚了……”

▲尼勒克种蜂场原焦煤厂遗址(摄于年6月23日)

许忠东带我们去参观了当年焦煤厂的旧址,在喀什河边,几个炼焦煤的锅坑隐约还在,边上散落着乱石和焦炭。他四处寻找,想找一块当年的焦炭,好不容易找到一块小的,说品质不好。四周都是牛羊粪便,这里成了牧民转场的临时场点。葛全民和孙孝庚钻过河边的铁丝网,想去找下原来的煤矿洞口,结果说找不到了,堵封掉了。那煤矿的坑道在喀什河底下,当年挖煤是用背篓背上来的,手里拿个木棍当拐杖,一步步往上爬。焦煤炼成焦炭后,送去新源钢厂。

▲孙孝庚在焦煤厂炼焦炭的锅坑附近找到了一块当年的焦炭(摄于年6月23日)

我们一心想找下当年的地窝子,找不到了。

孙孝庚说:

当年的民族人都住地窝子,一根管子通到地面,我们刚来时不懂,常常往管子里撒尿,后来自己也住上了。

葛全民说:

当年我到了蜂场,哥哥接了我回家,他说到了!我愣住了,房子在哪里?哥哥用手一指——地上有个草堆,要往下钻进去的!这是人住的吗?

▲孙孝庚家这只从老家带行李过来的藤箱子用了整整60年却也舍不得扔(摄于年6月)

▲腌咸鹅、包团子、拌马兰,孙孝庚周林凤夫妇家里餐桌上的“溧阳味道”一直延续至今(摄于年8月)

在蜂场镇的商业街一巷4号,孙孝庚夫妇的小院依然收拾得井井有条。周林凤从橱顶拿下来一只藤箱,说这就是当年从老家带行李过来的箱子,用了60年了。孙孝庚翻出一幅刺绣毛主席像,说是自己亲手绣的。他们的大儿子在镇上开了一家汉餐馆,孙子又去伊犁开了一家餐厅。这位当年有名的拖拉机手,培养出了两代厨子手。

蜂场西边有一大片芍药花,开得五颜六色,引得路人纷纷停车拍照。沈佳宾下车拍照,想聘请两位护花使者当模特儿,岂料人家毫不领情!原来拍花是收费的。

▲在蜂场路遇两位种芍药花的溧阳“疆二代”杨秀琴和李琴(沈佳宾摄于年6月)

沈不知哪里来的勇气,说:“这蜂场是溧阳人的地盘!我是溧阳人啰!”孰料形势马上发生逆转,两位护花使者马上用溧阳话讲:“伢(我们)也是溧阳人哇!”呵呵,老乡见老乡不打不相识。她们一个叫杨秀琴,一个叫李琴,都是溧阳人的后代,说上次我们的采访,她们的母亲也参加了。这芍药种了多亩,不是为看花而是中草药有人收购,她们承包地元一亩,种种试试看。合影过后,她们说:“老乡,吃了饭走咧哇!”

真是

“路遇两朵芍药花,一聊满口溧阳话!

热情爽快疆二代,创业路上把花插。”

趣事!

告别蜂场,我忽然想起那废弃的炼焦坑,没有了浓烟,没有了烈焰,有的只是坑里自然长出的杨树,枝繁叶茂,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莫测。

尼勒克县委书记周立新在接见我们采访团时说:

什么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记当年支边青年建设边疆、奉献青春的决心和信心,继承他们身上的红色基因,牢记*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把蜂场建设好,把尼勒克建设好!你们不远万里的两次采访,也是这两句话的具体实践!感谢你们!

作者

*

图片提供

沈佳宾

本期编辑

葛素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